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导航:home icon视野知成 >>视野知成 >> 财务管理咨询中心 >> 财务管理 >> 财务管理⑤构建最佳的预算模式

财务管理⑤构建最佳的预算模式

时间:2010-7-17 9:47:48  作者:视野知成  来自:原创  浏览: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战略管理工具,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采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国开展预算管理时间短、经验少,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一个常见的缺陷是:由于预算模式构建的不科学,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高,预算管理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预算管理模式是特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的预算控制环境要求不同的预算运行模式,那么如何在特定的预算环境下,构建最佳的预算运行模式呢?
一、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水平
1、对全面预算管理概念的认知。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统的方法。它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协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监控战略目标实施进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并预测现金流量和利润。
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论,而且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以代理理论、行为科学、契约理论和会计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继承了公司传统管理的成功经验(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等),为“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条件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一致性、分权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公司基层员工行为的规范性建立了理论框架;在不改变代理人追求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代理人的激励机制结构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一致,形成公司董事会进行战略决策、公司管理者贯彻落实的管理模式。它为公司组织结构的整合、公司战略竞争地位的提高、公司内部经营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公司员工的激励,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
2、对全面预算管理价值的认知。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战略目标实现。
①围绕战略目标梳理内部价值链,识别增值业务和非增值业务。
②资源通过预算安排向增值业务倾斜。
③主动控制或减少对非增值业务的资源投入。
④通过预算过程控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促进内部治理完善,保持企业运行稳定。
①围绕战略目标梳理内部价值链,依据核心价值环节确定责任中心。
②明晰责任中心职责、业务流程及工作界面,合理授权可支配的资源范围。
③随员工成熟度的不断提高逐渐细分责任中心。
(3)内部利益分配更趋合理,激励与约束更加有效。
①以预算目标作为指标牵引方向,选择价值驱动指标。
②基于预算指标体系构建公司的绩效考评体系。
③基于预算业绩指导内部激励,驱动员工利益与公司战略利益保持统一。
二、准确把握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环境
1、预算与控制环境的关系。
(1)控制环境为预算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活动空间。
企业开展预算管理,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资源围绕战略目标进行配置,而各项预算资源都需要从属于控制环境的原料市场、能源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去获取,一旦脱离控制环境,预算管理便成“无米之炊”了。
(2)控制环境制约预算的效率和效果。
内、外部环境会直接影响预算的运行效率和效果,环境的剧烈变化可能使预算失去赖以存在的前提基础,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资源争夺会大大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
企业内、外部控制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对预算有重要影响的控制环境,其本身又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必须更多关注环境的变化,并对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储备更多的资源。
2、预算控制环境的分析。
(1)预算控制环境的特点。
①动态性。
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预算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的资源状况也在不断的变化,企业预算的开展必须适应控制环境的动态性特点。
②不确定性。
由于企业环境的复杂性(指环境构成要素的类别与数量)和动态性(指环境的变化速度及这种变化的可观察和可预见程度),企业预算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预算控制环境的构成。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前要进行环境分析。预算控制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其中外部环境分析的环境要素包括:
①经济、人口和社会
ⅰ)经济环境,包括经济结构、经数周期、通货膨胀、世界影响、股市等;
ⅱ)人口环境,包括人口类型、数量、地区、流动性、出生/死亡、趋势等;
ⅲ)社会环境,包括邻国、压力集团、地理环境、地区差异、社会趋势、文化倾向等;
ⅳ)劳动力环境,包括劳动力类型、数量、可得性、对培训态度、技能划分等。
②法律和政策
ⅰ)法律环境,包括劳动法、消费者保护、健康与安全、竞争法、环境保护、资源法等;
ⅱ)政策环境,包括税收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保险政策、劳动保障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国际贸易条约等。
③行业和市场
ⅰ)行业环境,包括行业类型、发展趋势、行业地位等;
ⅱ)市场环境,包括目标市场、市场状况、市场地位等。
④外部关联方
ⅰ)客户,包括类型和数量、需求水平、购买力、收入增长、合作关系等;
ⅱ)竞争对手,包括位置、产品、行动、优势与劣势、扩张性等;
ⅲ)供应商,包括类型和数量、成本和供应水平、合作关系、信任度、财务状况、位置等;
ⅳ)股东,包括类型和数量、实际控制人等;
ⅴ)银行,包括类型和数量、合作关系、信任度等。
内部环境分析的环境要素包括:
①企业发展阶段,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
②企业战略,包括发展战略、竞争策略等;
③产品和服务,包括类型、生产方式、特点、定价、库存等;
④企业内部治理,包括管理边界清晰程度、控制理念、领导风格、管理成熟度等;
⑤员工与激励,包括员工素质、激励方式、员工对变革态度等;
⑥管理基础,包括企业基础及现场管理状况、其他管理工具的运用等;
⑦资源,包括可控性、可调性等;
⑧企业现存主要问题等。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必须根据现有环境条件作出判断和分析。哪些环境需要做改善,哪些环境能够或者预期能够发生变化,都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之前需考虑的问题。如企业战略问题尚未解决,或者企业战略与实际环境脱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效率和实施效果可能将大受影响。
3、预算控制环境的改善。
(1)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研究,降低不确定性。
控制环境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要求预算管理者能积极地适应环境,寻求和把握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避开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还必须主动地选择环境,改变甚至创造适合组织发展的新环境。
(2)加强对内部环境的优化,改善预算管理基础。如:
①细化战略研究,为预算开展提供战略导向;
②围绕公司战略,开展内部价值链梳理,确定预算资源的分配方向;
③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晰各责任中心的工作界面,形成合理的授权与分权体系;
④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并完善基础信息库;
⑤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整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等。
三、设计科学可行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
1、基于特定环境,构建最佳预算模式。
(1)依据企业边界,确定预算范围。根据公司的现状和管理需要,可以以企业边界为预算范围,也可以只在局部开展预算管理。
(2)预算机构定位。根据公司的特点环境,公司可以设立纯参谋性质的预算管理机构,也可以设立有一定决策权的预算管理机构,并通过不同的职责权限予以体现。
(3)结合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综合平衡长期利益(价值最大化、市场占有率)与短期矛盾(资源不足、控制成本、控制风险等),设定预算目标。
(4)责任中心划分。
①依据内部价值链划分责任中心。
②责任中心随各层级员工的管理成熟度提升而逐渐细分。
(5)预算起点选择。
依据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地位、产品特点等选择预算编制起点:
①以销售预算为起点。
②以生产预算为起点。
③以资本预算为起点。
④以成本预算为起点等。
(6)预算编制方法。
依据公司特点和预算管理基础等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①静态预算/弹性预算。
②零基预算/定基预算。
③滚动预算/动态预算。
④基于作业活动的预算等。
(7)预算编制流程。
结合公司员工的管理成熟度,确定预算编制流程:
①从上至下。
②从下至上。
③上下结合。
(8)预算准备。
评估公司环境不确定性的大小,通过以下途径设立预算准备以应对潜在风险:
①预算内安排的风险储备金。
②预算完成较好产生的额外收益。
③预算外的可动用融资额度等。
(9)预算过程控制。
根据公司内部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员工成熟度,以及预算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小,确定采用:
①紧控制。
②松控制。
③交互控制。
④诊断控制。
(10)预算考核。
对预算过程控制较严格的,以及预算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对预算结果的激励可以弱化,反之,应当强化。
2、构建权变的预算模式。
(1)树立权变的预算观念。
“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一切随条件而定”,这句格言就是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权变管理认为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遍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决定采用哪些适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同样,没有普遍适用的预算模式,随着特定预算环境的变化,预算模式的僵化只会导致预算对环境的不适应性,最终导致预算运行效率和效果的降低,使战略目标的实现难以得到预算的保证。
(2)基于预算环境改变持续改进预算模式。
①及时评估环境的变化。
公司应当建立预算环境跟踪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监测预算环境的变化,并评估预算环境变化对现行预算模式的影响。
②持续改进预算模式。
基于变化的预算环境,公司预算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使预算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有效。
 

上一篇:[财务管理]

下一篇:财务管理④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大误区


版权所有©2010 上海视野知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09095164号

地址:上海市殷高西路518号尚景天地3层